圓點漸變辦公室圖案漸變玻璃
在濟南文旅的項目中,由南亮提供的漸變色文化數碼彩釉玻璃真實還原荷花的美色,半透的玻璃賦予建筑主體輕盈感,在陽光下如詩如畫。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在第二屆全國建筑玻璃藝術設計大賽上再次奪得“建筑藝術類銀獎”,佛山致越優(yōu)城項目獲得“十佳創(chuàng)意獎”。
我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和霧霾有關。3件作品是吹制和冷加工工藝的結合,剩下的4件作品,我在玻璃球里邊用激光雕刻出城市的形狀,用噴砂和漸變的效果來表現霧霾,探討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最終確定采用該方案的起因是如何消除土建誤差給窗四周帶來寬窄不同的膠縫(住宅窗常遇到的問題)。我們提出一個大膽的設計想法,將窗框內退至結構梁柱的背后,使得原本是正面的膠縫變成內側的側向膠縫,通過玻璃板邊寬度的歸類以吸收窗洞口尺寸漸變和土建誤差。這樣做同時還帶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四周膠縫轉變側膠縫后,窗系統四周不可見膠縫,形成點窗四周無膠縫且無框的簡潔效果,或許是國內唯一!
隨著多面玻璃逐漸升高,色調的微妙變化反映了工業(yè)區(qū)向天空漸變的過程。色調在接近郊區(qū)建筑高度處發(fā)生轉變,上方玻璃的顏色更淺,建筑也逐漸收進。收進空間形成環(huán)繞建筑的陽臺,供四層租戶使用。
說了這么多玻璃質感畫法,那么老師是怎么畫玻璃質感的?玻璃質感最好的畫法就是在空間畫法中加入留白法,根據不同視角下的造型,在一個空間中固定好光源,把玻璃物體獨立出來,局部的造型和光源的結合就會產生體積感,而空間和體積感就已經出現玻璃質感,這是在光源落出留白,二次光源用漸變代筆,玻璃質感就非常簡單的畫出來了。